您所在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渭河文化>渭河流域的险峻雄关
渭河文化

渭河流域的险峻雄关

关隘,在古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渭河流经的主要区域又名关中,关中的得名和关口有关。渭河平原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险要四关之内。


一、西口大散关

大散岭是秦岭山脉西段向西北分出的支脉,东西数十公里,是清姜河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居于岭上最高处的大散关控制着陈仓道的北端,称为古代秦岭南北双方相争时的必夺之地。大散关素以巍峨崖岭、险峻雄关、交通枢纽、战略要冲而名贯古今。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巍巍大散关不仅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剧,而且烙刻着无数骚人墨客的生活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扬的华章美词。陆游的《书愤》诗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观大散关图有感》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唐代诗人王勃的《散关晨度》云:“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渡,非是弃繻回。”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诗曰:“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梦回旧鸳机。”

往日在大散关一代争雄的风流人物,早已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当年的战火硝烟,鼓角争鸣如今已烟消云散,关河冷落,残阳晚照,巍巍雄关,瑟瑟秋风,透示出凝重与沧桑的历史感。


二、潼关

潼关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秦岭,自古就是关中的东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描写的:“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雄踞晋、豫、秦三省,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南靠大山,东西百余里,开路于断裂的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

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关于潼关的诗词不胜枚举。有谭嗣同的《过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迟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唐韩愈《次硖石》:“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



三、北口萧关

萧关二字在《说文解字》中分别解释为“蒿草”和“以木横持门户”。故历史上北临游牧民族之地有几处以萧关之名出现。萧关是战国时期秦国设于西北边陲的重要关隘,控扼长安通往塞外及西北的交通孔道,旨在拱卫京师及渭河流域地区。作为中原自然屏障四塞之一的萧关,汉唐时就是军事要地,统治者曾派重兵驻守,保护古都长安。始创于汉、兴盛于唐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萧关道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商贾、使节、僧侣和其他人员往来不断。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它成为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会地,由此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沉积。王维的《使之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户在燕然。”唐陶翰《出萧关怀古》:“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四、武关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既已建置,名“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春秋秦国建置这个关口,汉唐是京都长安南部雄关要塞,关城建筑在峡谷间一块高地上,北依少习山,南临无关河,依山傍水,雄伟险绝。

武关道是连接渭河流域地区与江汉地区的重要道路,战国时武关道上烽烟迭起。丹阳、蓝田两次战役秦大败楚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5次出巡全国各地,其中两次经行武关道。西汉兴于武关道,亡于武关道。宋金、宋元战于武关道。唐王朝承平200余年,武关道很少用兵,当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南北沟通。

商山路沿途的自然风光宜人。大唐诸多过往诗人对他都有过美妙的盛赞,现存的诗歌就有200余首。唐朝诗人温庭筠路行商州时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商山早行》诗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上一篇:渭河流域的漫漫古道

版权所有:陕西渭河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03430号-1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