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文化长廊>渭河文化>渭河曙光—史前文明发祥地
渭河文化

渭河曙光—史前文明发祥地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陕西蓝田县灞河(渭河支流)流域公王岭和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猿人头盖骨和牙齿化石,距今有70多万年的历史,是我国早期猿人化石之一。

人类出现距今有300万年左右,当初人很少,变成化石保存下来的就更少了。截至目前,世界上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只有8处,在8处猿人化石中有头盖骨的仅4处,蓝田猿人便是其中的一处。所以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是稀世之宝,为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我国发现的蓝田猿人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猿人化石中头骨高度最小的化石,头骨耳上颅高只有87毫米(爪哇猿人为91毫米,北京猿人为93. 5毫米),比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更为原始。这是蓝田猿人的原始特征之一。

猿人的眉骨形成一个突出的横脊梁,像屋檐一样遮住了眼睛,在人类学上叫“眶上圆枕”,随着猿人进化,眉骨逐渐变小变平。蓝田猿人眶上圆枕硕大粗壮,眉间部稍向前突,眶上圆枕的两侧端明显向外方延展,不像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那样稍向后弯曲。这是蓝田猿人的原始特征之二。

蓝田猿人的脑容量,根据科学家测定是780毫升,大于猿类脑容量(平均为415毫升),小于北京猿人(850~1300毫升),接近爪哇猿人(775~900毫升)脑容量的下限。这是蓝田猿人原始特征之三。

蓝田猿人颅骨壁厚度是16毫米,爪哇猿人是9~10毫米,北京猿人是7~9. 9毫米,以前者最厚。这是蓝田猿人原始特征之四。

蓝田猿人“下颌前倾角”(指由门齿点到下颌下缘点的连线与齿槽平面相交的角)仅55度,北京猿人是58~60度。这说明前者比后者嘴巴更为伸长。而这正是蓝田猿人原始特征之五。以上五个特征,确实证明在渭河流域生活的蓝田猿人是我国早期猿人阶段的古猿。蓝田猿人化石是我国研究古猿的珍贵实物,是国之瑰宝。在发现蓝田猿人化石的同时,还发现了剑齿象、小古熊、剑齿虎、直隶狼、大角鹿、古野牛、鬣狗、獏等近40种动物化石以及削器、石片、石核等7件石器工具,这为研究蓝田猿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狩猎对象、生产水平等提供了依据。当初秦岭北麓是原始森林,川原地区是草木丰盛的梢林和草原,有足够的水源。蓝田猿人可能就在这里用粗笨简单的石器工具从事狩猎、采果等活动,晚上栖息于林木之上。1978年在渭河下游发现了大荔人,大荔人处于从猿人向智人的过渡阶段,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其脑容量更大,前额隆起,面部特征与现代黄种人比较接近,是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黄色人种。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及东亚古人类学研究的一大空白。蓝田猿人和大荔人的发现证明:很久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渭河流域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上一篇:史前文明发祥地——半坡人

版权所有:陕西渭河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03430号-1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关闭